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世界著名综合性医学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9 月 8 日刊登科学论文,报道中国疾控专家通过优化艾滋病诊断与治疗流程,使新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在诊断后 1 年内病死率下降了 62%。
研究结果来自一项试点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艾办、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于 2013 年在广西钟山县和浦北县两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区。
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把常规工作中的艾滋病初筛诊断、确认诊断、免疫功能(CD4)水平检测、抗病毒治疗等多个环节、多个地点分步骤开展的工作流程,改良为预约时间、统一集中在县人民医院抗病毒治疗门诊完成,为感染者提供从诊断到治疗的一站式服务。
经对照试验验证,一站式服务取得了艾滋病病死率下降 62% 的显著效果。
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主任吴尊友介绍,同其他国家类似,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样面临获得检测诊断和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长、程序复杂等问题,导致一些感染时间长、发现较晚的感染者来不及接受治疗就死于艾滋病。
在试点项目实施期间,钟山和浦北两县新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计 1034 人,620 名感染者通过常规工作程序诊疗,414 名感染者接受优化流程后的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实施后,新诊断的感染者在 30 天内完成 CD4 检测的比例,从试点前的 64% 上升到 97%,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时间从试点前的平均 50 天压缩到平均 5 天。
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从试点前的 52% 增加到 91%,感染者病死率从 37% 下降到 13%。平均每预防一名患者死亡的经费投入为 1480 元。
吴尊友说,截至目前,该防治模式已经在全国 50 多个重点县以及全国第三轮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推广应用。该项目由国家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和 Abbive 公司联合资助。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