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鼓励建设「院中院」部分门诊量撑起医院半边天

2015-09-11

  郑州市的「院中院」,目前很多集中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几个领域:眼科、康复科、心血管病科、美容整形科等。

  今年 3 月份,郑州市 2015 年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中,郑州市卫计委主任顾建钦在展望 2015 年时,曾提到:鼓励、支持「院中院」建设。

  啥叫「院中院」?时隔半年,郑州市到底有哪些「院中院」,发展情况如何?

  不是随便一个科室

  都能叫「院中院」

  「不是随便一个科室都能叫院中院。建立院中院的科室,得在人才、设施、规模、学术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否则就做烂了。」

  郑州市卫计委主任顾建钦这样定义「院中院」:整合公立医院规模大、口碑好、技术强的科室,让他们成为医院。但仍归原医院管理:完全受总院领导,经济往来纳入医院的财务管理,发展纳入医院统一规划,执行医院规定的政策,卫生资源与医院共享,接受医院的检查考评。

  既然这些都还归原医院管理,又为何要发展「院中院」呢?

  顾建钦说,建立了「院中院」的综合医院,对外交流的机会更多了,国内外一些顶尖的专科医院,更愿意和这样的医院进行技术、人员、信息、远程会诊的合作。「院中院」也就锻造了一批专业人才。

  「目前,我们已经引进了几十个团队,更多的是和院中院合作。像国内皮肤学界权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终身教授朱学骏被引进到郑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病医院,正在努力把医院打造成国内皮肤病『四小龙医院』。」

  郑州市属医疗机构中,哪些能够称得上是「院中院」?在顾建钦看来,这些医院可以称得上:郑州市眼科医院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市皮肤病医院、郑州市康复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脑科医院 (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市老年医院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郑州市脊柱脊髓病医院 (郑州市骨科医院)、郑州市儿童脑瘫康复医院 (郑州市儿童医院)。

  有的「院中院」门诊量

  已经能占「半边天」

  郑州市脑科医院 2011 年 11 月投入使用。

  分管脑科医院的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大忠,随手打开医院的肝豆状核变性和帕金森专区的住院数据:当天有 40 张床位,但实际上住院人数已经达到 118 个。而其常态的门诊量每天 100 多人次,住院率 100% 以上。

  郑州市皮肤病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皮肤科) 倪文琼院长说,皮肤病医院去年 6 月份挂牌,一年的门诊量已经达到 18 万人次,比上一年度同期增长 60%,日门诊量也能占到整个医院门诊量的十分之一。

  如果单从门诊量上来衡量,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郑州市眼科医院) 最有说服力:目前,眼科医院已经有 16 个亚专业,500 张床位,而整个医院的开放床位是 1200 张。全院日门诊量 2000 多人次,眼科门诊量已经占到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将近 1000 人次,「而这,并没有将每天 300 多验光的人算在其中。」

  市级医院是「熊走钢丝」

  得有独门秘诀

  为什么发展「院中院」?

  顾建钦解释,在郑州市的卫生服务大格局中,过去我们缺少一些专科的规划,不能为老百姓提供更专业的检查、治疗、护理和康复医疗服务,「院中院也是『人才、学科、数字化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

  另外,对公立医院来说,设立「院中院」也是其生存、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市级医院在县级医院和省级医院的中间生存,我们叫『熊走钢丝』——上有老虎 (省级医院) 下山、下有猴子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卫生所) 爬树,这要求熊得有点技术,把平衡杆玩好。而有特色的科室,就像是熊的独门秘诀,能让老百姓记住我们。」

  对于综合性医院来说,发展「院中院」,保持和增强传统科室的优势是不约而同的「原因」。

  倪文琼称,「当初选择皮肤科作为院中院,主要是因为这个科室本来就是医院的优势科室。」

  王大忠也说,郑州人民医院建脑科医院,也是因为「郑州人民医院的神经内外科都很强,是医院的优势专业」。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孙世龙称,「二院的眼科底子好,几十年前就很重视眼科。」

  「院中院」发展之后,给本地患者带来了更多方便。

  顾建钦说,「以前省内患者看脊柱脊髓病,得跑到北京天坛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人家更专业。而我们规划院中院,依托郑州市骨科医院原有的专业优势建立郑州市脊柱脊髓病医院后,大家不用大老远去北京了,这是真正让老百姓省钱、省事。」

  「没有小灶成不了名牌和大家」

  因为眼科,更多人记住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但院长孙世龙认为,郑州市眼科医院给二院带来的不仅仅是品牌,还有更多来自远方的「流量」。

  「什么地方有病,都可能造成视觉异常。眼前有一片看不见,需要和神经外科结合。糖尿病会引发视网膜病变,干眼症可能是更年期的内分泌失调造成的,内科、神经外科、妇产科、心脑血管科等,很多疾病会表现在眼睛上,很多科室都会和眼科相关——很多时候,眼病只是身体其他疾病的一个表象。」

  他希望的是,「院中院」成为医院一个重要的引流器,「事实上,郑州市眼科医院发展到现在,也确实为整个医院带来了人流量。」

  也正因此,在整个发展规划中,二院将发展整合眼科,即以视觉症状为主线,把所有和视觉相关的学科全部结合起来,将眼科的优势转化为医院的综合优势。

  孙世龙说,之所以把眼科发展提高到这样一个高度,也是因为眼科知名度出去了,可以为医院带来很多患者,毕竟医院的区域性比较强。

  强力发展一个科室,无疑需要整个医院的设备和人才等各方面的强力支持。一位医院的院长告诉记者,「医院对院中院倾注了很多资源,个别科室也确有意见,但是没有办法,这是一个医院发展的战略需要。」

  而对此,顾建钦阐述得更直接:在任何一个地方,如果要发展新事物,都必须有「小灶」,没有小灶,成不了名牌,也成不了大家,「特别是市级医院,不能像『省级老大哥』,什么都要做好。对市级医院来说,什么都弄,什么也弄不好。」

  「院中院」会不会分走

  民营医院的蛋糕?

  目前郑州市的「院中院」,很多集中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几个领域:眼科、康复科、心血管病科、美容整形科等。它们的发展,会不会分走民营医院的蛋糕?

  顾建钦认为,相比而言,「院中院」的专家多、人才梯队完善,也更规范,会对民营医院甚至一些公立医院的科室发展造成影响,但也会倒逼着他们更加自我严格要求。

  不过,一些民营医院对此却并不在意:「不是谁出来,谁就不能活的。」

  拜博口腔医疗公司河南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拜博口腔医院院长王咲予对「院中院」很感兴趣。在她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市场经济主导的经营行为。

  「这几年,大家对健康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各种数据也显示,对精准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给专科医院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也说明,多业态医疗服务方式是市场需求的。」

  她说,大家现在都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需要拼体力拼耐力,最终分出个一二三四,「公立医院有自己的危机感,在做好了大医疗之后,也要来抢占细分专科这个板块儿的份额,但是民营医院也不会手软,也会去反向收购一些医疗服务机构,发展自己的核心医疗团队和核心技术。」

  来源:大河网

肺癌新药打破国外垄断:靶向精... 返回列表 连做 4 台手术倒下:只希望对...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 ©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浙ICP备07020270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9212号